当前位置:
首页
> 文旅动态 > 浙江文旅

陈广胜调研厅属单位:坚持品质致胜,用心打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品牌

发布时间:2022-09-30 19:06

来源:省文化和旅游厅

来源:

访问次数:

打印

9月29日,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到浙江京昆艺术中心、浙江自然博物院调研。

陈广胜强调,要以变革重塑的精神争创一流,紧扣时代呼唤,紧贴大众需求,坚持品质致胜,用心打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品牌,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为我省“两个先行”贡献力量。

陈广胜在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参观了艺术长廊等陈列,观看了汇报演出和宣传视频,听取了领导班子工作汇报。他指出:

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、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,昆曲是历史最久、唯一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内剧种。原浙江昆剧团、浙江京剧团曾有《十五贯》《公孙子都》《宝莲灯》等“金字招牌”,近年来也推出了如《班超》等新作品,充分体现了浙江京昆人的开拓与韧劲。但京昆事业发展也面临不少突出问题。

由于剧种自身的特点,相比歌舞剧院没有市场优势,相比小百花越剧院没有地方戏的区域品牌,加上受新冠疫情、新场地投用延期等影响,京昆艺术中心遇到一系列困难和挑战。

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,也亟需通过内因之变重塑外因、撬动发展。京昆艺术中心首先要眼睛向内,切实在强管理、建机制上下功夫,做细做好两团合并后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“下半场”文章,在“统分结合”上找到最佳平衡点,充分激活内部发展活力,形成“1+1>2”效应。

要坚持不懈创精品。珠玉在前,我们要有“吾辈敢当”的后浪精神。坚守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,善于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比较优势。以“唱得响、传得开、留得下”为评判标准,努力推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精品。

要不拘一格育人才。加强领军人才“传帮带”,强化梯队意识,勇于也善于将主角让给年轻人,让“好苗子”多历练,营造有利于因材施用、因才脱颖的良好环境。深化与艺术院校合作,启动新苗培养计划,确保京昆事业传承。

要创新模式增效益。灵活运用市场化机制,探索“巡回演出+驻场演出”双轮驱动,加强融媒体营销推广,打造跨界融合新体验。结合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建设,积极开展送戏下乡、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,更好地传播京剧、昆剧的艺术魅力。

陈广胜在浙江自然博物院考察了24小时博物馆和“地球生命故事”“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”“绿色浙江”等展厅,听取了领导班子工作汇报。他指出:

浙江自然博物院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集科普教育、收藏研究、文化交流、智性休闲于一体,不少创新举措得到业界好评。但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,还存在诸多短板和弱项,务必拉高标杆扬长补短。

一是着力打造精品博物馆。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,坚持创意引领,持续策划富有特色的主题原创性展览。深入挖掘藏品价值,不断创新展陈内容和形式。按照“不动体制动机制”理念,加强优质IP资源转化,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激励的有效途径。

二是着力打造数字博物馆。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杠杆,通过云游、云展、云直播,让更多藏品走出库房、汇入云端、面向公众。通过全息幻影成像、VR/AR/XR虚拟现实、裸眼3D投影等技术,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。

三是着力打造亲民博物馆。博物馆是有温度的。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,结合“跟着博物馆去旅行”“为一座馆,赴一座城”等活动,推出一批休闲体验项目,打造公共文化创新共同体,促进文博与旅游、教育等跨界深度融合,使博物馆更好地嵌入大众生活。

四是着力打造国际博物馆。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,借鉴先进办馆经验,探索完善博物馆治理体系。强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,充分发挥文化客厅作用,通过自然博物馆之窗,向世界讲好“诗画江南”故事、展现“活力浙江”形象。


【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