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 文旅动态 > 地方动态

天台县做好“微改造”绣花功夫 擦亮全域旅游金名片

发布时间:2021-10-25 17:09

来源:省厅资源开发处 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

来源:

访问次数:

打印

近年来,天台坚持“文旅兴县”不动摇,围绕打造诗画浙江引领区、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,把握全域旅游深入推进之势,做好“微改造”绣花功夫,以精致体验、精良设施、精美环境、精心服务、精细运营等“五精”工程为主攻方向,全面提升旅游软硬件,全域扮靓“神秀天台”颜值,全力实现可“席地而坐”“悦心而游”。今年1-9月份,全县共接待游客232.88万人次,同比增长56.8%,旅游总收入21.47亿元,同比增长46.1%。

高标谋划,搭好“微改造”绣架

落实机制保障。成立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行动专班,理清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问题清单,健全“问题发现-清单建立-立项推进-整改落实-综合评估”工作闭环体系,形成项目考评“红黑榜”,每年争取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用于项目补助,把旅游业“微改造”与乡村振兴、美丽城镇、古城复兴等有机结合。

坚持规划引领。制定《天台县旅游业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五年行动计划》,明确构建“一核两翼多点”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总体目标,明晰“五精”系统工程重点任务,实施“一百家一百分”旅游全要素品质提升计划,目前天台已纳入省旅游业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行动试点县,形成市级试点单位7家。

强化项目驱动。摸排县内旅游资源情况,动员并指导乡镇(街道)开展“微改造,精提升”项目申报,以项目擂台赛形式造浓比学赶超氛围,同时增加考核、强化督查,坚持执行“一月一分析、一季一通报、一年一总结”。目前已征集并上报项目103个(入库80个),总投资约3.89亿元,今年计划投资3.3亿元,已累计完成2.04亿元。

高质推进,织密“精提升”针脚

串珠成链,打造精品路线。完善旅游配套服务,首创旅游基础设施“八个全覆盖”工程,完成9条近200公里通景公路提升,优化道路沿线村庄民居、绿化带、路口节点景观,建成绿道84.5公里。精心打造寻佛问道、寒山神隐、始丰溯源等8条寻根精品线。

深耕文化,布局精致景观。在“微改造”中充分体现天台特有文化因素,打造一批辨识度高、文化主题鲜明的景观门户和文旅品牌。天台山大瀑布因地制宜创设旅游核心吸引物,建成全国第一座高低塔双跨三墩玻璃悬索桥——“会仙桥”,国庆期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,假日最高峰单日游客数近1.5万人次。依托主要景点较高客流量,通过“微改造”合理布局创意书吧、文创室、咖啡馆等文旅消费新场景,激发文旅消费新潜能。

对照标准,培育精美文宿。出台文化主题民宿县级标准,鼓励建设隐逸、和合、诗词、康养等主题文宿,利用乡村元素对原有住宅进行整体设计改造,简化布局,美化环境,以“家·天台”全域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强人才培训,结合和合文化、唐诗文化、仙道文化打造温馨宜居、融合自然的“天台和合山居”民宿品牌,成功改造了石梁镇大隐·云·禅院、“悟道”养心谷、寒山居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主题文宿。

高效开展,探索“数字化”绣法

搭建智慧平台。坚持将数字化作为“微改造”的重头戏和主抓手,以智慧平台实现高效服务,打消游客出行“后顾之忧”。借助“浙里好玩”“天台山旅游网”“诗路e站”等平台提供优质旅游服务。

运用数字管理。加快“互联网+”业态拓展,大力推进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旅游各要素领域的应用,实现日常管理“事半功倍”。如天台土灶头引进“互说宝”餐饮管理系统,通过“电子沙漏”实现数字管理,提高后厨出餐效率,优化游客用餐体验。在景区管理方面,积极推进4A级以上景区停车场、旅游厕所、游客服务中心智能化改造升级,实现重点旅游场所无线WiFi、智能导游、实时监测、安全预警等功能全覆盖。

丰富科技体验。探索“科技+旅游”模式,以新鲜有趣的“黑科技”直观展示天台魅力,助力文化体验“身临其境”。加快诗路文化博览馆建设,利用影像、VR/AR、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手段再现唐诗场景,推动旅游体验提质升级。利用声光电技术,在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建成投用神秀天台水幕光影夜游项目,点亮城市客厅夜景。推进博物馆景区化建设,利用数字化导览、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进行提升改造,实现互动展示、沉浸体验,重新开放后参观人数同比增长超过50%。

【关闭窗口】